您的位置:首页  校史长廊

一汽党校于19603月正式成立,是全国大型企业中成立最早的党校之一,是一汽党委在当时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立党校的目的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党员,推动一汽事业发展。

196046日,厂党委举行党校第一期干部轮训班开学典礼与全厂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动员大会,来自全厂各单位的84名科级以上干部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

一汽党校第一期学员在经历3个月脱产学习之后的毕业合影

最初的一汽党校校址设在教育大楼,后迁至一栋工会活动楼的3楼。党校建校初期主要是对一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轮训,最初为3个月,后来1-2个月不等。1966516日,受“文革”冲击,党校暂时停办。

一汽党校第四期学员合影(倒数第二排,右数第七位为侯家驹校长)

19764月,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吉林省革命委员会部署,一汽党委决定成立“五·七”干校,由政治部直接领导,同时任命刘捷军同志为党委书记兼校长。

 

“五·七”干校的校牌

当时的“五·七”干校设在原技工学校附近的一片田野里的一排小平房中。学员虽然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但主要还是劳动,干校的老师也是教学劳动两不误。师生们边设计边施工,用自己的双手在现在的东风大街北侧、职工医院西侧盖起了一栋建筑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这也就是恢复党校建制后的党校所在地。

“五·七”干校第二期学员合影(背景为学员们亲手建的校舍)

 

“五·七”干校第二期学员合影(来自一汽各单位的学员名单)

“五·七”干校是“文革”的特殊产物,虽然名义上是干校,其实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更不能称其为党校。其任务是把“文革”中罢官的当权派(厂、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集中起来进行农田劳动,充其量也只是在劳动之余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文章。

“五·七”干校第三期学员合影

“五·七”干校存在时间很短,可谓昙花一现。197710月,在“文革”结束一年后,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当年12月份,一汽党委做出决定撤销“五·七”干校,恢复党校建制,同时决定厂党委书记刘守华同志兼任厂党校校长。

随着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的逐步实施,办学规模逐渐扩大,1984年,中共吉林省委批准一汽党校为大专体制,每年招收一个脱产党政干部大专班。一汽党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二十字”方针:长短结合,业余为主,突出管理,加强科研,联合办学。

 2000620日,一汽集团公司下发企字【2000317号文件,即《关于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的决定》,决定将长汽高专(职大)、一汽党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合并,组建成立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

多年来,一汽党校通过正规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种方式为一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工作骨干,他们从党校毕业后陆续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领导人才,为一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胡国良教授,实物照片由胡国良教授提供。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