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校史长廊

卢光熙

我是1952年9月1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原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二次分配来长春652厂(当时“一汽”的代号)报到的。同行共18人,分别来自南开、北洋(现天大)、交大和清华四校的机械系。报到后副厂长宋敏之接见了我们,并告诉我们当时652厂的苏联设计资料尚未到,厂里没有技术工作可做。不过厂里办了一所中专,从华东、华北军区调来了1950年参加军干校的700多名青年战士,准备培养成工段长一级的干部,要我们暂时都去教书。就这样,我们来到了长春汽车技术学校。这批人可以说是汽校最早的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在后来的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学校刚刚开办,学员来自部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安排了1个多月的复习。我和江颖祥都分在物理组,组长是杨宗麟。记得我第一次上课讲的是磁学,我只写了提纲,准备了一些示范仪器。但没想到准备讲两节课的内容,一节课就讲完了,弄得十分尴尬,只好叫学生提问题。一时间“报告”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下午辅导时又等于重讲了好几遍。通过那次授课,我才明白自己懂是一回事,要把自己懂的东西讲得别人也懂是另外一回事,自那以后,我上课就再也不敢不写讲稿了,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退休。

    复习阶段过去后,学校正式开学,并按苏联教育专家叶戈洛夫帮助制订的教学计划组织上课。共设汽车、切削、铸造、锻冲四个专业。铸造专业后来按照一机部的规划撤销,学生并入汽车专业。汽车专业的科主任是杨宗麟,切削专业是陈鹤群,锻冲专业是李林章,教材全部采用苏联教材。

开学后,我教了一段物理课,因为陆续又来了一些教基础课的教师,我们这些学专业的就都抽了出来。为了更好地学习苏联,学校为我们这些原来学英语的人组织了俄文突击班,时间是1个月左右,用的是清华大学卢谦专为有英语基础的人编写的俄文速成教材,由俄语教师陈秉忠讲语法,一位白俄老太太库克西娜教语音。那时每天强化学习八小时,一个月后居然抱本字典能看专业书,当然谈不上速度。我每天早上翻译一小时,开始时一小时只能弄明白一个句子,因为几乎每个字都要查字典,还得分析语法关系。后来慢慢快了一些,但我始终没能学好俄语。

俄语班结束后,杜庚林、陈鹤群、刘文泉和我被抽调出来组成金工教研组,筹备这门课程。教材是一本俄文版的中专金属工艺学。幸好杜庚林的俄文学得好,就由他翻译,在校内印刷后使用。

1954年,一机部将汽校的专业调整为汽车制造、工具制造和金属热处理三个专业。杜庚林、刘文泉和我又被调出筹建热处理专业,杜庚林任科主任。学生则从第二届广东籍的学生中抽调两个班学这个专业。这是我校材料系最早的起源。

在1953年秋天以前,一汽又派了大批大专毕业生到校任教,这些同志来自浙大、交大、天大、武大、东工、山工、川大、东北师大等校。同时还有些从各个渠道调的教师、干部和工人。这批同志中目前在校的还有李长清、张玉哲、杨启道、江泽欣、苏魁武、朱怀节、于福昌、陈常及、马永范、王保琮、薛国安、张云学、李金城、宋振田等等。我1952年来校时,校址在西安广场。那时条件很差,生活也比较艰苦,十几个人住一间宿舍,每人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室一张三屉桌。水泥地面质量很差,总也扫不干净。食堂在地下室,买了饭菜端到办公室吃。学生就更艰苦,二十几人住一个大房间,吃饭八个人一桌。早上天不亮辅导员就吹哨起床出操。上午上六节课(也是学苏联),下午、晚上都上自习课,当天上午有课的教师在下午或晚上都去辅导答疑。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还结成互助组。这些学生的课堂纪律好,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我每次去上课时都能兴奋起来。辅导时学生都在学习,而且总有些问题需要解答,课前提问时总有人举手抢答。由于理论学习努力,当时实践教学环节也搞得比较好,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时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毕业实习能在工厂收集到有关资料,制图、课程设计都要求严格,学生也做得认真。因此,经过五年培养,这批学生硬是从参差不齐的大约初中水平,不折不扣地达到了中专毕业的要求。

毕业答辩时,每人三张以上图纸画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说明书都是上百页横格纸,而他们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只有六个星期。第一届毕业答辩时,汽车专业请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宋镜瀛先生和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副教授张烨生先生;切削专业请来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教授许全钊先生;锻冲专业请的是清华大学副教授王祖唐先生。这些全国知名的专家对第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之高都十分惊讶,赞不绝口。

在第一批学生中,有不少因工作需要,中途抽调到机关工作的,也有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后来还在校的有高积铭、李怀德、陆朝珍、卓培玲、陈安澜、陈立民和郑均。这些同志比我到校还要早几个月。

汽校的文体活动开展得也不错。学员中有一些是从部队文工团抽调的,有一位就是文工团的团长。他们组织的文艺演出有一定水平,颇受师生的欢迎。体育人才也不少,在市运动会上,当年的汽校是得分大户。学生梁安娜在市运动会上还打破过女子跳高的东北纪录,男女篮球也颇具实力。那时,学生的年龄和我们这些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差不太多,共同语言比较多,加之接触机会多,所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工作后,有机会时常来看望教过他们的老师。

当时,在全国的中专中,聘有苏联专家的为数不多。汽校先后共有6位苏联专家前来帮助工作。时间最长的是苏联国家汽车研究所的工程师达罗曼诺夫和一位中专校长沙汶。他们把苏联中专的全套教学模式介绍到了中国,这无疑把当时中国中专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当时是全国学习苏联。在有苏联专家的单位中,贯彻苏联专家建议是一项政治任务。在汽校,此项工作由校长办公室管理。凡是接触苏联专家的干部、教师,每人都发有一个专用的笔记本。约见苏联专家时,翻译那里有记录,谈话的同志要详细记录谈话内容,事后要提出贯彻意见,并向校办汇报和交笔记本。校办要定期检查贯彻情况。其中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汽校专业实验室首批国外设备的订购。那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像今天这么充足,购买进口设备对于一般单位来说是很难的。许多设备国内干脆没有,而苏联专家提出的主要设备只能靠进口。校领导让我带着进口设备清单到部里去申请,去时我觉得实在没把握。到了部里,下面的同志都不能做主,一直往上找到基建处的陈重实处长。没想到我说这都是苏联专家提出的,陈处长看了看申请单就都批了。其余的就只剩下查设备型号、生产国别、技术规格、用途和填订货单等技术问题了。半年后,设备陆续到校,加上国内配套的几个初具规模的专业实验室,当时汽校的设备在全国的中专中也是颇具盛名的。

作者简介:

卢光熙(1929.11-2007.4.3),浙江省定海县人,教授,我国金属学领域知名专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任长春汽车技术学校教师。1984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获吉林省英才奖章。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吉林省第六、七届政协常委。后从长春工业大学退休。


上一篇:下一篇: